浅夏如诗,风暖花香,在阳光正好、繁花似锦的五月,为有效贯彻落实温江“品质教育”的发展理念,解决一线教师在自主游戏实践中的困惑,助力区域教师自主游戏教育观念的转变,指明自主游戏实践优化与迭代的方向,更好地推动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5年5月19日,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中心幼儿园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专家赋能,从沉浸式实践到游戏力觉醒——董旭花教授游戏工作坊活动”。
温江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张桃、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曹欢、温江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雷旎瑶以及温江区八所集团园教师代表共计120余人在绿荫蝉鸣中共赴这场以“游戏”为底色的盛宴。
观摩:看见游戏里的童年之光。光穿透黄桷树的间隙,为户外游戏场镀上跃动的金斑。董教授与来访老师们循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走进万幼自然野趣的游戏现场。老师们驻足观察的同时,仿佛在这充满童真的游戏中寻找着自主游戏的密码,映照对“儿童本位”教育观的共鸣。
引领:叩问游戏背后的专业密码。董教授以“如何评判一所幼儿园是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问题谈起,基于教师的游戏实践,深入剖析如何真正实现幼儿的自主游戏,提出“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要静下来,回归原点看问题,尊重幼儿游戏的文化,给与幼儿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把游戏精神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支持策略,为老师们打开了通往幼儿自主游戏新世界的大门。
随后董教授通过生动的游戏案例解析,支持教师游戏力的生长。基于前期教师们提出的游戏活动中的疑问,如:如何根据区域特性和年龄段特点投放适宜的、支持幼儿发展的材料?在材料投放中如何平衡儿童兴趣与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而进行材料的动态调整?游戏中如何给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支持和引导等问题,董教授用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方法和策略。
碰撞:在思辨中再启游戏新程。在“专家面对面”现场答疑环节,参会教师们积极提问,针对自主游戏中的材料投放、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放手与支持、高水平游戏的特征、教师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与分析等问题与董教授展开深入交流,董教授耐心解答,为教师们拨开迷雾,指明方向。
这场与初夏同行的对话,是一次观念的革新,更是一次行动的赋能。活动尾声,全体参会者在前操场合影,斑驳树影中定格下温江幼教人勤耕不辍的身影。当游戏回归儿童本真,自主游戏便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让我们带着思考、尝试、探索、实践给予孩子阳光般的自由、雨水般的支持、微风般的引导,教育的果实自会累累满枝。
此刻,风动,叶响,皆是教育的回声。

活动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