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粒幸福的种子,
把它播种在孩子的心间,生根发芽,
开启智慧的窗,开出缤纷的花,
和孩子一起,以书为友,
共赴一场阅读盛宴。
亲爱的万幼小朋友们、家长朋友们和全体老师们: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万春镇中心幼儿园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以“书香绿野·成长三部曲”为主题展开系列读书月活动。把读书播种在孩子的心间,生根发芽,开启智慧的叶,开出缤纷的花,和孩子一起,以书为友,共赴一场阅读盛宴。为了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习惯,让书香伴随孩子们成长,我们向全体万幼家庭发出倡议:
小朋友们:开启阅读之旅
小朋友们,书籍是你们的宝藏,藏着无数有趣的故事和奇妙的知识。希望你们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本喜欢的书,用小手指着画面,感受故事的魅力。在阅读中,你们可以变成勇敢的小英雄,也可以和可爱的小动物们一起冒险。记得和小伙伴们分享你最喜欢的故事,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快乐!
家长朋友们: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伙伴。请每天抽出15分钟,和孩子一起阅读,让这短暂的时光成为你们最美好的亲子时光。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用温柔的声音讲述故事,让他们在爱与温暖中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孩子多提问、多思考,一起探索书中的奥秘。让我们用书香陪伴孩子的童年,用阅读点亮他们的心灵。
亲子阅读小技巧
1.听听:先让孩子倾听故事、看看图画。
2.猜猜:具有趣味的故事,可随时中途提问请孩子思考回答。
3.演演:说故事时可以配合道具演出,增进注意力和趣味性。
4.问答: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之中,帮助孩子系统地了解整个故事。
5.运用声音、肢体、表情,让说故事更有吸引力。
6.学习做道具和应用道具,让说故事更有氛围。
7.有些绘本故事不必一字不漏地朗读,也可试着改编,增删内容情节。
老师们:用书香滋养童心
敬爱的老师们,你们是孩子们成长的引路人。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环境。在教学活动中,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故事,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用阅读的火炬,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以种植为媒·融节气之美·铸习惯之基,让幼儿在“读中做、做中思、思中创”的闭环中,实现从“被动听故事”到“主动探世界”的成长跨越,为终身学习奠定根基。
推荐书籍
幼儿——
阅读特点:小班孩子(3-4岁)喜欢色彩鲜艳、情节简单、重复性强的绘本,主要通过画面和故事来理解内容。
阅读时间:建议每天阅读10-15分钟。
阅读方式:亲子阅读。
小班幼儿图书挑选原则:
1.贴近幼儿生活。
2.故事简单短小。
推荐书籍:《好饿的毛毛虫》、《阿文的小毯子》、《一园青菜成了精》、《谁藏起来了》、《小蓝和小黄》《抱抱》
阅读特点:中班孩子(4-5岁)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喜欢情节稍复杂、主题丰富的绘本,能够理解简单的寓意。
阅读时间:建议每天阅读15-20分钟。
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与互动式阅读。
中班幼儿图书挑选原则:
1.贴近生活经验。
2.提倡幼儿自主选择图书。
3.增加认知类书籍。
绘本推荐:《逃家小兔》、《彩虹色的花》、 《会飞的抱抱》、《母鸡萝丝去散步》、《月亮的味道》、《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我妈妈》、《我爸爸》、《小老鼠忙碌的一天》、《蚯蚓的日记》《外公的菜园子》
阅读特点:大班孩子(5-6岁)即将进入小学,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喜欢情节复杂、内容丰富的绘本,适合为幼小衔接做准备。
阅读时间:建议每天阅读20-30分钟。
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与创作。
大班幼儿图书挑选原则:
1.内容有一定挑战性。
2.增加社会情感类图书。
3.开始自主阅读。
推荐书籍:《小威向前冲》、《爷爷一定有办法》、《幸福的大桌子》、《我有友情要出租》、《小黑鱼》、《月亮,生日快乐》、《生气汤》《爱书的孩子》《大脚丫跳芭蕾》《好消息坏消息》
家长阅读书目推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告诉孩子,你真棒》
《看见孩子》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没有一棵树一开始就是树》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谁拿走了孩子幸福》
《最温柔的教养》
《父母的语言》
《幸福的种子》
《正面管教》
《非暴力沟通》
《我用阅读教育孩子》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做一名有进取心的幼儿教师》
《游戏学习发展——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选编》
《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新手教师上路喽—幼儿教师入门必读》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
《24个好习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课程》
《爱的教育》
《幸福的种子》
《玩味自然》
《游戏·学习·发展》
《幼小衔接那些事》
《放手游戏,发现儿童--安吉幼儿教育》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自主学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走近儿童,走进评价》
《走进游戏,走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