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交流,都是一场寻找真知的修行,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在这春暖花开时。来一场有“温度”的教育,赴一程有“智慧”的研途。
为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格局,更好的推进园所高质量发展,近日万幼教育集团以种植活动实施为对话途径,聚焦园本课程实施中种植活动开展,通过种植环境观摩、园所实践经验分享、班级实践、案例分享等,开展了成都市内幼教同行、雅安市雨城区第三幼儿园教育集团的交流活动,另外重庆市李家沱幼儿园的园长与老师们也通过线上直播参与了此次活动。
一角一落皆巧思,一步一处皆探索,一墙一景皆教育。环境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教育资源,更是呈现幼儿百种语言的载体。邓美君老师向来访老师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随后带领客人老师们参观了“五区四园、三坊两馆、两环道”的课程游戏环境,近距离的感受万幼课程带来的探索和成长。万幼老师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幼儿的表达表征与植物相结合,充分尊重儿童的想法、支持儿童创造。万幼每一处环境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测量......尽情探索,在自然、童趣的课程环境中,让教育自然发生,让儿童灵动成长!
万春镇中心幼儿园党支部书记、万幼教育集团总园长、蒲公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彭丽以《探究自然,孕育灵动儿童——赋予幼儿自然成长力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为专题,彭园长聚焦课程目标、框架、内容、实施途径、课程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我园自然视域下绿意课程建构的思考与行动,以儿童为中心营造的自然性、多样性、趣味性、探索性、游戏性的课程环境,阐述了指向儿童自然成长力生长的园本课程体系建构。在课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老师们基于课程特点、鱼凫文化建构了许多立足幼儿生活的、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活动,彰显了万幼课程的独特性、生态性和开放性。
我园蒲公英名师工作室邓美君老师以《幼儿园种植活动架构与实施》为题,介绍了万幼种植课程的建构背景、实施过程以及经验做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追随孩子兴趣以及发展需求,生成园本课程生长点的实践之路。
黄桷树作为万幼独特的自然教育资源,拥有着许多教育价值。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基于在地资源引发孩子们兴趣,激发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我园青年教师伍慧玲老师以黄桷树为切入点,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孩子们将发现与问题进行梳理,伍老师站在儿童的立场、儿童视角让孩子们在真学习、真体验、真问题、真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教师唯有看见一个儿童,发现儿童成长需要,才是建构课程的关键。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存在于生活中,一棵树、一朵花、一只小虫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我园骨干教师袁碟老师将幼儿园自然资源与幼儿的兴趣点联系起来,通过遇见蘑菇、照顾蘑菇、收获蘑菇,充分挖掘利用身边多种资源,实现幼儿在亲身体验与观察探究中引发深度学习。
大自然蕴含无尽的奥秘,它是孩子们最好的课题。阳光、雨露、花草、树木、昆虫、小鸟......每一个自然元素都是生动的活动素材。
我园骨干教师叶瑶老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园自然资源,开展了丰富有趣的自然课程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植物特征,引导幼儿在亲近中玩耍、探索、成长。
独行快,众行远。本次参观交流是幼教同仁们智慧碰撞与经验共享的探索实践,实现了教育资源省域间的互通共享。万幼将持续发挥省级示范园的辐射引领作用,继续以自然资源为锚点,加强自然课程实践,充分挖掘材料价值,在努力探寻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中兼顾内涵发展,持续书写推动学前教育整体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合影